利潤降,虧損面與日俱增
據中鋼協統計數字顯示,10月份,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712.8億元,環比下降3.48億元;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900.6億元,環比下降7.13%;實現利潤13.75億元,環比下降65.2億元,降幅82.59%。其中,500萬噸以上的企業共實現利潤15.28億元,環比下降52.92億元,降幅77.6%。
“1~10月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只有2.8%,比我國工業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還低,全行業仍處于低效益的狀態!敝袖搮f黨委副書記羅冰生分析稱,鋼鐵行業效益達最低水平,原因之一是鋼鐵市場供過于求的態勢不斷積累,原因之二是鋼價下滑而成本大漲。
此外,還值得關注的是,鋼鐵行業虧損面也在與日俱增。據了解,9月份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有9家虧損,10月份虧損企業數量增至25家,虧損面擴大至32.5%;25家企業虧損額為21.25億元。即便是利潤位于前列的寶鋼和包鋼,利潤額也僅僅分別為3.52億元和3.22億元。
蘭格鋼鐵網資訊總監馬力則認為,鋼鐵行業虧損嚴重,產能過剩是一方面,企業多、雜,競爭激烈,才是最根本的原因!氨热缯f韓國,鋼廠就兩家,即便產能過剩了,兩家企業一控制產量,減小供應量,自然能控制價格,從而能獲得較高的利潤。中國的國情不同,基本不可能那么輕易的解決利潤低的問題!瘪R力解釋說。
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專家團資深專家陳克新也認為散、亂、多是盈利的主要制約因素。他分析說,鋼鐵企業比較分散,也比較多,這就造成了鋼鐵市場相對低迷,高成本企業虧損。按常理而言,應該進行減產,當然,在這個過程中,有的企業難以支撐,自然就會倒閉,但是這個現象并不明顯。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,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1166億元,增長21.3%!斑@只能說明,長期以來,即便利潤不高,或者并不盈利,但是還能過得去,所以長期以來,鋼鐵行業一直按此模式運行。”陳克新如是說。
當談到今年行業利潤達到最低點時,北京正大通力鋼管銷售有限公司王建海經理告訴記者,之所以鋼鐵行業會出現利潤最低點,主要與今年的行情有關。王經理分析說:“今年前期的高價貨太多,到了后期,鋼價一直在落,差價補不上去,效益自然就會低。所以包括我們自己在內,幾乎所有的公司今年都是前期效益還可以,后期普遍不好。”
為留人,鋼廠不得不“死撐”
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通知,已淘汰落后產能煉鐵3122萬噸、涉及96家企業,煉鋼2794萬噸、涉及58家企業。然而,大多數鋼廠都會采取“等量置換、以小換大、以舊換新”的策略,產能有增無減。從近期生產來看,10月粗鋼日產量下降至176.4萬噸,但進入11月份,中小鋼廠陸續復產,唐山地區高爐開工率回升至正常水平,專家預計,12月份日產量將回升至180萬噸以上。
“受當前鋼市行情影響,鋼廠每生產一噸鋼,都會虧損二三百元。”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鋼廠現在也是有苦難言,即便小額虧損也要“死撐”。據了解,現在一線工人是鋼廠最頭疼的問題。當前社會勞動力極為短缺,因此,即使鋼廠處于虧損狀態,也不敢拖欠工人的工資。在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為了留住員工、穩定人心,鋼廠并不敢輕率停產。
從事多年建材生意的高經理向記者解釋說:“鋼廠肯定不敢把虧損的消息透露給我們,他們還想控制市場價格。因為一旦將自己虧損的消息傳出去,必然會動搖人心,從而導致失去價格的話語權。工人暴露被拖欠工資才是造成一系列后患的導火索!
據記者了解,當前,除了勞動力短缺問題,鋼企不敢輕易停產還有兩個原因:高爐一旦停產再恢復生產,成本就非常高了。另外,產能過剩市場競爭非常激烈,停產后下游客戶很快將被競爭對手搶走,即使恢復生產客戶也很可能流失。
今年九月份以來,鋼鐵行業一直在經歷著低迷的行情,如今利潤再創新低,本已慘淡的鋼鐵業或將經歷漫長的嚴冬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