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號無縫鋼管無縫鋼管軋輥孔型沿圓周
周期札卡機組這種軋機亦稱皮爾格軋機,1891年由曼乃斯曼兄弟發明,1900年芯棒移動才達到完全機械化。成為目前狀態。其操作過程見圖此軋機操作的基本特點是鍛軋,軋輥旋轉方向與軋件送進方向相反,厚壁無縫鋼管軋輥孔型沿圓周為變斷面,軋制時軋件反送進方向運行。當軋輥軋制一周時,毛管被再次送進,天津鋼管同時被翻轉90。送料由做往復運動的芯棒送進機構完成。<BR> 這種軋制的延伸系…
周期札卡機組這種軋機亦稱皮爾格軋機,1891年由曼乃斯曼兄弟發明,1900年芯棒移動才達到完全機械化。成為目前狀態。其操作過程見圖此軋機操作的基本特點是鍛軋,軋輥旋轉方向與軋件送進方向相反,
厚壁無縫鋼管軋輥孔型沿圓周為變斷面,軋制時軋件反送進方向運行。當軋輥軋制一周時,毛管被再次送進,
天津鋼管同時被翻轉90。送料由做往復運動的芯棒送進機構完成。
這種軋制的延伸系數為7一巧,可用鋼錠直接生產。目前主要用于生產大直徑厚壁管、異形管,利用鍛軋的特點還可生產合金鋼管。這種機型生產的規格范圍外徑為114一660mm;壁厚2.5一100mm;軋后長度可達 40m。該軋機的主要缺點是:效率低,輔助操作時間占整個周期的25%;孔型不易加工芯棒長,
45號無縫鋼管生產規格不宜過多。為減少周期軋機皆采用線外插芯棒鍛頭,再送往主機軋制,以減少輔助操作時間。為減少周期軋機加工的規格數,有的配以張力減徑來滿足機組生產規格范圍的要求。
周期式軋管機是一臺帶有送料機構的二輥式不可逆軋機。在周期式軋管機的上下軋輥上對稱地刻有變斷面的軋槽。整個軋槽的孔型縱截面由兩個主要區域組成:空軋區(非工作帶)和輾軋區。
大口徑無縫鋼管廠空軋區屬于非工作帶,相當于軋輥的所謂“開口’。這一段軋槽保證未經過軋管機軋制的毛管不與軋輥接觸,使毛管順利通過由兩個軋輥所構成的孔型,以便于毛管翻轉送進或后退。
輾軋區是一段軋管工作帶,由工作錐、壓光(定徑)段和出口區等所組成。
毛管主要在輾軋區中進行變形。工作錐擔負著周期式軋管機的主要變形任務,在這段變形區中依靠變直徑。變斷面的軋槽將帶有長芯棒的毛管進行輾軋,隨著孔型(軋槽)半徑的減小,而管壁受的壓縮增大,從而達到減徑減壁的工藝目的。工作錐約占整個軋槽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。壓光(定徑)段的主要作用是把工作錐壓縮過的毛管進一步研磨壓光,使鋼管達到接近于成品的尺寸要求。這一段軋槽底部直徑是不變的,約占整個軋槽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。出口區的作用是使軋輥的表面逐漸而平穩地脫開鋼管。
周期式軋管機組只有在生產大規格和特殊鋼管時具有優勢,主要用來生產外徑為340一660mm,壁厚為18一60mm的電站、機加工用大直徑厚壁管如科26mm以上大口徑、厚壁的高壓鍋爐管